貨之家了解到,2020年4月27日,國務院同意在在雄安新區、大同市、滿洲里市、營口市、盤錦市、吉林市、黑河市、常州市、連云港市、淮安市、鹽城市、宿遷市、湖州市、嘉興市、衢州市、臺州市、麗水市、安慶市、漳州市、莆田市、龍巖市、九江市、東營市、濰坊市、臨沂市、南陽市、宜昌市、湘潭市、郴州市、梅州市、惠州市、中山市、江門市、湛江市、茂名市、肇慶市、崇左市、三亞市、德陽市、綿陽市、遵義市、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延安市、天水市、西寧市、烏魯木齊市等46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近年來,綿陽市高度重視跨境電子商務工作,2015年,設立綿陽跨境電商產業園,打造跨境電商生態圈,支持建設各類跨境電商平臺,引進相關企業,培育跨境電商人才,推動全市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2016年,綿陽在全省率先完成跨境電商出口通關第一票。2017年建成線上綜合服務平臺,加速完善跨境電商產業生態圈。2018年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4.3億元,初步形成了具有綿陽特色的“科技產業主內、跨境電商主外”雙引擎驅動模式。2019年,出臺了《綿陽市本土電商平臺培育方案》,大力實施“旗艦平臺”培育計劃,圍繞我市優勢特色行業,重點在傳統商貿、家居建材、生鮮食品、電子信息等領域培育壯大了一批本土電子商務平臺。
目前,綿陽市已擁有購食匯、金循環、智易家等本土重點電商平臺企業8家,全市網商共計90356家,同比增長15.15%,全市2019年電商交易額3038.64億元。不僅如此,2019年,綿陽市還出臺了《綿陽電子商務集聚區培育方案》,引導各縣(市、區)、園區積極整合資源,加快建設要素集聚、各具特色的電商產業園區、產業基地,推動我市電子商務集聚發展。主城區建成了科創區電商基地、涪城區千億電商集聚區、游仙區電商谷、高新區跨境電商產業園等4個各具特色、錯位發展的電商產業園區。
據悉,綿陽市將采取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模式,建設兩平臺六體系,實施三大工程,將綿陽建成立足本地優勢產業、激發創新創業、聯動西部中心城市、帶動周邊區域、連接國際市場的西部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高地。
“兩條路”是指線上、線下的實施范圍,線下以高新區為核心發展區,其他縣區為試點應用區,線上既兩平臺、六體系。綿陽當前的核心任務就是借鑒國內其他跨境電商綜試區點成果,完善電商綜試區基礎框架。
綿陽市將實施跨境電子商務雙創工程、優勢產業與跨境電商融合工程、國際物流聯動協作工程,立足本地優勢企業、激發創新創業、聯動西部中心城市、以帶動周邊區域發展。綿陽市將充分運用區塊鏈、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打造標準化的國際單一窗口通關服務平臺,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通關、物流、資金、認證等服務,探索和搭建更高水平開放的服務平臺,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開放型生態型服務型產業體系。
綿陽綜試區實施方案提出,5年內成為西部地區跨境電商創新發展新高地。
方案中,綿陽綜試區建設目標清晰可見:經過3—5年改革試驗,力爭將綿陽綜試區打造成為西部地區跨境電商創新發展新高地和高水平開放經濟示范區。至2023年,全市累計引入和培育350家跨境電商企業,發展壯大6家跨境貿易服務企業,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總額10億元;在綿陽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備案企業超200家,設立跨境電商示范園區2個,引進培養跨境電商專業人才700人以上。至2025年,全市累計引入和培育500家跨境電商企業,發展壯大10家跨境貿易服務企業,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總額15億元;在綿陽公服平臺備案企業超過300家,設立跨境電商示范園區3個,引進培養跨境電商專業人才1000人以上。
實施范圍同樣采取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其中,線下范圍是在綿陽市全域,形成“1+3+8”跨境電商空間布局。“1”即綿陽高新區核心發展區,“3”即在綿陽經開區、綿陽科技城科教創業園區和江油市建設試點先行區,“8”即在涪城區、游仙區、安州區、三臺縣、梓潼縣、鹽亭縣、平武縣、北川縣建設試點應用區。線上范圍包含綿陽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范圍覆蓋在平臺注冊、備案和開展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及服務的各類市場主體。
來源:綜合實施方案、地方報道新聞等
貨之家專營跨境電商保稅倉儲,目前在廣州、青島、大連、威海、煙臺、廈門、天津、南京、鄭州、寧波、深圳、重慶、北京、平潭、湘潭、濰坊設有分公司及保稅倉庫。專業提供:跨境貨源、海外倉儲、國際物流、進口報關、跨境平臺、保稅倉儲、跨境購匯等定制一站式跨境進口無憂服務!
注:文章及圖片除原創外均精選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意在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貨之家—是一家跨境運輸、報關報檢、倉儲物流等綜合性國際物流公司,專業提供:跨境電商倉儲,保稅倉,保稅倉庫,保稅倉儲,電商倉庫,保稅物流,第三方倉儲,跨境電商BBC,進口報關,進口清關,進口報檢,保稅進口,包稅進口清關,進口清關代理。服務熱線:400-8070-082,公眾號:貨之家 貨之家佳里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