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眾健康意識的提升,保健食品在中國市場的需求不斷增長,相關產品跨境進口政策也隨之演變,這些政策的演進推動了保健食品市場的蓬勃發展,同時也使得眾多跨境電商平臺在保健市場起起伏伏,面臨眾多風險與挑戰。本文將對中國保健食品跨境進口政策的演變歷程和市場發展現狀進行簡析,為行業參與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和洞見。
跨境進口政策的演變過程
一般貿易進口政策
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前,保健食品的進口政策較為嚴格,主要以保護國內市場為主,進口保健食品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
● 2005年,《保健食品注冊管理辦法》的出臺使進口監管逐步規范,符合標準的產品更易入市。
● 2016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簡化了注冊備案流程,推動進口保健食品市場準入。
● 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二次修正,進一步強化了食品安全監管,特別是進口保健食品的管理,為市場健康發展提供了法律支撐。
● 2022年,海關總署實施第248號與249號令,實施了《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注冊管理規定》及《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規定進口食品境外企業注冊及標簽要求,自2022年1月1日起生效,強化了進口保健食品監管,保護了消費者權益與安全。
跨境電商進口政策
與一般貿易相比,跨境進口貿易政策的變革步伐更為迅速。與一般貿易相比,跨境進口貿易政策的變革步伐更為迅速。
● 2012年,國家啟動跨境電商服務試點,鄭州、上海等城市成為首批試點。
● 2014年,海關總署發布第56號公告,確立跨境電商的合規模式,并推動綜合試驗區建設。
● 2016年,財政部等聯合明確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稅收政策,將保健食品納入允許銷售的商品清單,便利消費者購買海外產品。
● 2019年,商務部 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海關總署 稅務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關于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
● 2020年,全面推廣了跨境電商出口商品退貨監管措施,并開展B2B出口試點。
● 2021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辦法》,明確進口保健食品的質量和責任要求。
● 2022年跨境電商進口政策持續優化,多地推出“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支持保健食品跨境電商發展。
● 2023年,NMN類產品陸續停止進口。
● 2024年,海關提出進口成份含輔酶Q10,聚乙二醇,洋甘菊,乙酰半胱氨酸,NAC,谷胱甘肽,番瀉苷,白藜蘆醇提供原產國家(地區)主管部門允許食用的依據。
跨境進口市場發展現狀
在政策的推動下,中國對進口保健品的需求持續攀升,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達3282億元(幣種為人民幣,下同),2019年至2023年中國保健品市場的復合增長率為8.06%,預計2024年中國的保健品市場規模將達到約3554億元。從中國海關數據來看,2018年至2023年間我國保健品進口金額進入實現翻倍增長,從30.1億美元增長至67.4億美元,期間復合增長率更是突破兩位數達到了14.37%。這些數據都充分證明了中國進口保健品市場的巨大潛力和活力。
從細分市場來看,口服美容市場的規模最大,2023年銷售額達97.5億元,盡管較2022年下降了15.3%,但其中口服膠原蛋白這一子品類增幅顯著,這得益于“顏值經濟”的崛起。其次是預防三高、心血管疾病市場,2023年銷售額為95.5億元,較2022年同比增速為68.7%。
潤喉護嗓市場是增速較快的領域之一,與2022年相比,2023年的銷售額實現了78.2%的增長。盡管2023年銷售額為1億元,但根據《2023國民咽喉健康白皮書》,高達87%的被調查者曾遭遇咽喉不適,該市場未來潛力巨大。護肝養肝市場同樣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與2022年相比,同比增速高達63.8%。在快節奏的生活下,年輕人對肝臟健康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
隨著消費者對海外保健品品質和多樣性的需求不斷增加,近年來天貓國際上的保健品店鋪銷售額也實現了跨越式增長。以阿里健康大藥房海外店為例,從2019年至2023年,其銷售額從13.12億元增長至25.02億元,年均增長率高達17.7%。天貓國際健研館在2023年也取得了顯著的業績,銷售額達到9.14億元。GNC健安喜官方海外旗艦店和careplus海外旗艦店均實現翻倍增長,2023年的銷售額都超過了5億元。整體來看,保健品市場在近年來持續擴張,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目前,中國保健品市場的活躍度與眾多中國跨境電商進口平臺選擇中國香港作為主要經營主體密不可分。香港之所以成為跨境電商的理想選擇,主要基于以下幾個優勢:
● 政策支持:中國香港政府提供了相對寬松和靈活的監管政策,特別是對于OTC藥品和保健品的注冊審批流程,這為跨境電商提供了便利。
● 市場準入:通過頒發香港藥品注冊證書(香港藥牌),香港確保了產品質量和市場準入,增強了消費者對進口保健品的信任。
● 簡化注冊流程:中國香港政府簡化了電子商務企業的注冊流程,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使得企業能夠更容易地在香港設立和運營。
● 地理位置優越:香港作為一個自由貿易港,地理位置優越,物流體系完善,方便商品的進出口和分發。
跨境進口市場的潛在風險
盡管跨境進口為保健食品市場帶來了巨大的增長機會,但也伴隨著一些問題和風險。
商品歸類風險
部分國外暢銷的護膚品、營養品、日用品等,根據商品歸類規則,應歸入藥品而非化妝品或保健品。電商企業容易因混淆商品類別,將OTC藥品誤認為非藥品類商品進口,導致申報不實,影響許可證件,面臨行政處罰。
成分違法添加風險
如“健安2023”行動所示,睡眠類、減肥類及男性保健食品中可能存在的麻醉類和精神類藥物成分違法添加問題,對消費者健康構成嚴重風險。海關將嚴格查驗和檢測,違法產品將受到嚴厲處置。
虛假標識風險
包括β-煙酰胺單核苷酸(NMN類)、輔酶Q10類和褪黑素類保健食品中有效成分的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海關將對此類虛假標示問題進行嚴格監管,確保消費者獲得真實產品信息。
法律法規遵守風險
跨境電商企業需嚴格遵守進口國的法律法規,如咖啡因等可能被視為二類精神藥品的產品,其銷售行為需符合相關法規,否則可能面臨走私販賣毒品的指控。
檢驗檢疫編碼與備案風險
進口食品進出口商備案和商品檢驗檢疫編碼的落實是規范跨境電商進口業務的關鍵。未按規定進行備案和編碼申請,可能導致商品無法順利進口或面臨退貨風險。
售后服務與平臺監管風險
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務機制和加強對跨境電商平臺的監管是保障消費者權益的關鍵。若售后服務不到位或平臺監管不力,可能導致消費者投訴增加,影響行業聲譽和穩定發展。
在全面審視中國保健食品跨境進口政策的演變和市場發展現狀后,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這一領域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和增長。政策的逐步優化和市場的不斷擴大,為國內外企業都提供了巨大的商機。市場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系列挑戰和風險,這些挑戰要求行業參與者不僅要緊跟政策動向,更要提升自身的合規意識和風險管理能力。只有那些能夠緊跟政策步伐,勇于面對風險,不斷創新與提升的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贏得消費者的信任與支持。
貨之家專業提供跨境電商進口物流、報關、保稅倉一件代發服務,保稅倉庫,保稅加工,保稅物流,國際進口物流,跨境電商進口報關。跨境電商進口保健品,進口產品,進口商品,進口食品,奶粉進口,紅酒進口,進口咖啡,進口護膚品,進口化妝品,可直接咨詢手機號/微信:13318730968(李經理),可對接京東、天貓、抖音、拼多多、小紅書、淘寶、有贊、微店、微盟、洋蔥等熱門跨境全球購電商平臺一件代發或保稅物流調撥轉倉。
文章及圖片除原創外均精選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意在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