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口報關是指進出口貨物裝船出運前,向海關申報的手續。按照我國海關法規定: 凡是進出國境的貨物,必須經向海關申報,經過海關放行后,貨物才可提取或者裝船出口。現在有保稅區報關和直接報關區別,那么保稅區報關和普通報關一樣嗎?
保稅區報關和普通報關一樣嗎?
不一樣的。保稅區報關經國家批準的保稅倉庫,在每一批貨物進境入庫之前必須按照每一批貨物為單位進入備案申請報稅的環節:倉庫經營人向主管海關提出保稅申請,主管海關審核后批準保稅,倉庫經營人憑海關批準報稅的單證辦理申報貨物進境入庫手續。
保稅區報關和直接報關區別如下圖:
保稅區報關和直接報關區別,區內的,是屬于出口不用完稅,可以簡化手續通關的。但是如果要出保稅區,就要做正式進口報關,是要交關稅的。
管理與稅收區別:
根據現行有關政策,海關對保稅區實行封閉管理,境外貨物進入保稅區,實行保稅管理;境內其他地區貨物進入保稅區,視同出境;
同時,外經貿、外匯管理等部門對保稅區也實行較區外相對優惠的政策,同時保稅區具有進出口加工、國際貿易、保稅倉儲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證、免稅、保稅”政策,實行“境內關外”運作方式。
審批與經營區別:
根據工商登記法律、法規,企業經營范圍登記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主管。但是對于需要進行前置許可性審批的經營范圍的確定,需要申請人先就經營內容進行審批申報,而后進行工商登記。保稅區內企業的經營范圍如果涉及前置審批項目同樣需要現行報請相關部門許可后才能執行。
可以明確的是,保稅區內企業到海關辦理注冊、備案本身并不屬于行政許可。而且該備案是在營業執照辦理完畢后的。
保稅區企業經營范圍中涉及國內貿易的,不涉及許可類貿易項目同樣不需要經過任何審批就可以將其列入企業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
實踐中很多保稅區內的工商部門對于此類業務并不予以營業執照確認。其理由仍然是保稅區管理的特殊性,非保稅區業務會不利于海關及相關部門對保稅業務的監管。
文章及圖片除原創外均精選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意在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貨之家是一家提供國際物流、進口報關清關、保稅倉儲服務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私域服務專家,服務熱線:400-8070-082,公眾號:貨之家 佳里優選